“700多个日日夜夜,省派高密服务队全体队员以“进了醴泉门,就是醴泉人”的主人公姿态,树牢“优质服务展队员形象,风正人和促醴泉发展”的工作理念,上下同心、尽锐出战,为醴泉街道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近日,两年服务期满返回原派出单位的省派高密市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王韶明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自醴泉街道办事处真挚朴实的感谢信和五个帮扶村赠送的锦旗,他们高度赞誉服务队以醴泉为家,扎根基层、振兴乡村的付出和努力。
从教育“主战场”转战乡村“最前线”
“老百姓致富,服务队牵挂”,这不仅是醴泉街道办事处和五个帮扶村老百姓对服务队队员发自肺腑的真诚认同,更是服务队队员们对自己坚定不移的真情定位。
2019年,山东省委在“千名干部下基层”和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从省市县三级增派9557名优秀干部,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为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韶明成为“万名干部下基层”的一员。2019年7月11日,顶着炎炎夏日的太阳,已经56岁的王韶明暂别耕耘了37年的教育战线,转战乡村振兴最前线,庄严承诺“带着初心使命去,守着初心使命干,检验初心使命归”,开启了乡村振兴服务工作的崭新征程。
摸家底、搞调研,制定任务清单
省派高密乡村振兴服务队主要负责醴泉街道的北志屯村、康庄二村、雷家庄村、永丰村、李村等五个村的乡村振兴工作。这些村子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具体困难、哪些优势?老百姓有何诉求?服务队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村庄开展调研,摸清帮扶实情。
帮扶的五个村子比较分散,体量庞大,要彻底摸清家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服务队白天对接职能部门,走访村户,晚上集中办公整理资料、分析数据。以“一天当着三天干”的紧迫感推动调研工作开展。终于,他们用两个多月时间先后形成醴泉街道和五个帮扶村的《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并在反复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了《省派高密市乡村振兴服务队2019年7月-2021年7月工作项目清单》,为服务队有的放矢的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针对性方案。当醴泉街道和五个帮扶村老百姓看到服务队倾心设计的帮扶计划后,盛赞服务队俨然已是“村里人”。
兴家业、建产业,发挥派出单位优势促帮扶 搭建致富长效机制
为了发挥派出单位优势,解决醴泉街道和五个帮扶村对人才需求的“难事”,王韶明队长带领服务队多措并举落实特色帮扶内容。招才引智“帮”,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全省优质校建设单位,是技能型特色名校,服务队牵线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与高密高级技工学校、康庄学校、豪迈职业中专分别签订“友好结对”、“生源基地”、“3+2”联合办学协议。发挥特长“帮”,结出职教发展硕果,服务队牵线长清大学科技园高校与醴泉工业园开展校企战略合作,促成齐鲁工大、交通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院校分别与高密元丰轮胎、莱福特、高密高锻等三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科技兴农“帮”,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服务队在醴泉街道的康庄社区设立了高密市乡村振兴学院,为实现集体、农民双增收,提供人才保障。协调资金“帮”,保障产业发展资金,服务队对接农商、恒丰等多家银行,以整村授信的方式提供条件优惠的贷款,为帮扶的康二村提供乡村产业振兴资金150万元。爱心奉献“帮”,展现服务队担当,疫情期间,服务队为醴泉街道两次爱心捐款17049元,解决防疫物资;为改善困难家庭学生的学习环境,服务队员还捐款5800余元,完成3处“希望小屋”整修。锦上添花“帮”,派出单位鼎力相助,派出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新建的乡村振兴学院和帮扶的康二村委两次捐赠书籍资料1200余册和办公电脑、打印机等12台套。
为了闯出一条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新路,服务队与醴泉街道共同打造占地1200亩,设计投资2亿元的康庄未来智慧农业孵化园,引进物联网、高架基质草莓栽培及中国农业大学王京平教授免墙式“五位一体”种养结合循环生态温室专利技术,推动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创建集体增收农民致富长效机制,使醴泉街道形成东有工业园,西有孵化园两翼发展格局。在北志屯村投建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打造高效农业大田示范区和优质小麦示范区。项目一期已直接为帮扶村集体增收35万元,流转土地面积增至2000亩,带动周边61个村庄组建联合社共同发展。
为了打造“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服务队带动康二村村民投资建设4个温室大棚,第一茬种植的羊角蜜产出12万斤,收入60余万元。同时还根据其他四个帮扶村不同特点分别打造独有品牌。尝到甜头的村民编了顺口溜点赞服务队:老百姓致富,服务队的牵挂;北志屯的柿子,雷家庄的瓜;康二村的羊角(密),李村的花(西蓝花);永丰的农场,大田来保家;醴泉农产品,就是顶呱呱!在服务队的努力下,醴泉街道五个帮扶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树家风、美家园 唱响乡村文明之歌
服务队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的帮扶也亮点纷呈。其中,为帮扶的雷家庄村委修缮党群活动中心,完善工作制度,健全支部班子,规范组织生活,夯牢组织基础,一气呵成完成了土建、室内设施、制度上墙、配齐办公座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橱等必要的办公设施及规范化版面,保障了村委硬件配置齐全、设施功能完备、日常运转有序,将雷家庄打造为组织振兴样板村。
服务队利用财政补助资金为康二新村内建设两处文化园地,合理利用旧村“老榆树”、“村史大事记”等元素,在新村居民楼喷绘8幅墙体宣传画,设置8个文化牌,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辅以村情留住“乡情”。建设新时代文明驿站,推行道德积分制。组织“好婆婆”、“好媳妇”和美丽庭院评选。投资19万元新建“和谐”广场,按照美丽乡村标准设置文化长廊,全方位改善党群服务中心环境,使康二村党组织成为康庄社区“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的五好党支部,将康庄二村打造为“文化振兴样板-兴业富民”村。康二村也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单位、“山东省卫生村”、“潍坊市过硬党支部”、“潍坊市乡村治理示范村”,永丰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山东省卫生村”, 北志屯创建为“潍坊市乡村治理示范村”。
两年乡村换新颜 服务队交出无悔答卷
一晃两年过去,省派高密乡村振兴服务队按照“三围绕(乡村振兴任务、高密农业农村工作重点、醴泉和帮扶村发展需求)、三带动(示范带动、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一依托(派出单位)”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产业振兴是基础的根本,探索出实践乡村产业振兴的高密特色,兑现了两年前的诺言,披荆斩棘,让乡村换新颜。
两年来,虽然他们亏欠了自己的小“家”,甚至顾不上身体有疾,但是当他们看着帮扶的村庄一点点的变富、变美、变强,服务队队员们感到无比的欣慰。为了表彰服务队卓有成效的工作,高密市授予省派高密市乡村振兴服务队集体三等功。面对组织给予的荣誉,面对老百姓的赞誉,队长王韶明感慨的说:是组织的信任,派出单位的支持,地方领导的帮助,默默付出的家人给予的力量,让我们圆满完成任务。两年中,队员们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谋事思路得到拓展,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百姓致富得到助力。同时,每个同志都收获了组织的考验,收获了对基层的认知,收获了百姓的感激,收获了同志们的友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朝服务队,终生乡村情。只有倾情付出,才能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组织,无愧于历史的人生答卷。(文/王晴晴)